各系简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

日期:2017-03-21 点击数: 来源:

一、组织机构

主  任:

丁同强

    主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安全等全面工作

副主任:

李志慧

    主管: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

副主任:

林赐云

    主管:本科生教学

支  书:

李志慧

    主管:支部全面工作

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简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是研究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电子、通信、信息与控制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的学科,主要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等二级学科协调发展。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包括:(1)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系统,如系统建模与仿真、性能分析与评估、系统扩充与兼容等;(2)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如信息采集与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与算法、检测与估计、信息传输等;(3)智能运输系统(ITS)的理论与技术,如载运工具定位与跟踪、运行防护间隔控制、智能驾驶控制、故障诊断与运行自动化等;(4)交通信息系统,如交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通信协议、网络管理与计算机通信网等;(5)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与防护技术,如交通法规、交通安全、可靠性理论、容错纠错技术、人机工程与状态监测等;(6)交通理论与交通控制,如交通流理论、信号控制方案优化及效果评价理论和方法、交通控制模拟技术等。从技术构成来看,本学科的核心是IT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是未来一定时期内IT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一个分支。

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简介

73882必赢最新官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下设“交通工程研究所”和“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与开发中心”,以交通工程和道路交通运输领域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为教学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其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汽车运输专业,并于1985年5月更名为交通运输系,2001年更名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2002年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分别在1998年和2000年获得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级学科的硕士和博士授予权,并与其他二级学科共享博士后流动站。

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大部分道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都采用由两个以上行政单位共建的方式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了满足本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73882必赢最新官网的整体发展规划,调集校内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正式成立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全面负责该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为提高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质量提供了重要基础。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有博士学位的17人。先后有13名教师出国进修,90多人次参加境内外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多次邀请国外交通专家来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经过多期“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持续建设,“智能运输系统”、“交通控制”、“交通安全”和“交通信息工程”等研究方向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由国家专项资金资助及自筹资金购置各类科研及实验研究设备总价值近2000万元,建成了动态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路面状况检测系统、交通信号控制模拟系统、交通违章自动监测系统、智能化交通监视与控制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PTV交通模拟系统(工程版)等,自行开发研制了交通流诱导系统、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察系统、交通事故再现与智能化处理系统、公共交通调度与信息查询系统、混合交通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车载导航系统等,大大改善了本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手段,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中,有多位教师分别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国家智能运输系统专家组成员、中国交通规划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及长春市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咨询专家、《中国公路学报》等交通运输学科核心刊物常务编委、中国交通工程学会理事、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理事、吉林省交通工程学会主任委员、中国交通工程学会理事、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实施畅通工程专家组专家、中国公路学会青年专家、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大会组织委员、长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等职务,在国内同行中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我系分别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美国运输部科研成果奖1项、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二等和三等奖各1项、交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大庆市科技进步奖2项、吉林省教委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得科研专利6项,在同类院校中居领先地位。

自1996年以来,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共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5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项目等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发表学术专著、专业教材和科技读物10余部,在核心专业期刊和著名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200余篇,被SCI、EI、ISTP等国际著名收录系统收录的100余篇。目前承担运行的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

四、本科生培养目标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负责“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工作,具体目标是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与个性相统一,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掌握必备的信息工程、交通工程、土木工程和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在交通工程领域从事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高速公路交通监控、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交通信息系统分析、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分析、交通政策研究、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系统运行分析与评价以及交通事故智能化处理与交通安全分析与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五、研究生培养目标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系统掌握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的理论和技术,能够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交通信息的需求研究、交通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交通信息的采集与传输技术组合优化、交通信息的融合处理、交通信息的合理运用等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进行交通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现状、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统某些方向具有深入分析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生产部门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的能力主要学习。

本专业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应具有本学科坚实而宽广的理论基础和深入而系统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现状、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统具有独立分析能力,能主持和组织实施科研与生产所需的实验、检测、分析和研究,并取得创造性成果,掌握两门外语,其中一门听、说、读、写达到熟练程度,具备学术带头人的良好素质,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生产部门的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

六、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

本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可以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道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领域的设计、开发、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

随着“畅通工程”、“平安大道”等活动的开展,特别是随着智能运输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在我国的兴起,国家和各地区的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国家在“十五”期间确立了十项ITS重大攻关课题,并确定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济南、青岛等十几个大中城市作为ITS建设的示范城市,同时有更多的城市在积极创造条件对ITS的部分内容进行研究、开发、试验和应用,急需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本专业各层次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由于交通运输的信息化建设符合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的高新技术公司从事该领域的业务,如亿阳集团、中国大恒、中国普天等,这又为本专业的毕业生特别是硕士、博士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更具吸引力的就业机会。

七、师资队伍

教  授:杨庆芳、曲昭伟、席建锋、宋现敏、李志慧、别一鸣、郑黎黎、林赐云

副教授:丁同强、陈永恒、王  薇、龚勃文、陶鹏飞、曹宝贵、周户星

高级工程师:魏  巍